EVO视讯雨水滋润着田间地头,各种时令的鲜菜也让这个时节中国人的餐桌变得更加丰富。
嫩绿清新的荠菜就是这段时期很多地方餐桌上的主角。荠菜茎叶清香,食用方法多种多样,清炒、入汤、做馅,无一不可。荠菜馄饨、荠菜炒春笋,荠菜豆腐羹等,香气扑鼻,令人百吃不厌。
几场春雨过后,在上海闵行区丁连村,路边田埂、村民菜圃随处可见蓬勃生长的荠菜。村民孙奶奶自家菜地里的荠菜EVO视讯,在雨水的滋润下,很快就长成一大片。
上海人讲究“应时而食”,荠菜刚一上市,就受到消费者的青睐,这家菜市场一天就能卖掉50斤。老字号饭店里,荠菜鲜肉馄饨一天就能卖个500盒,食客们吃的就是一个鲜。
除了皮薄馅大的荠菜鲜肉馄饨,还有荠菜炒春笋,“白如玉,绿如翡”,新鲜的春笋,再配上清香的荠菜,尝一口,仿佛把春天带到了餐桌上。
荠菜堪称春菜中的“上品”,诗人陆游曾说“春来荠美忽忘归”,郑板桥称赞“三春荠菜饶有味”。虽然一年四季都能买到荠菜,但春天的荠菜最鲜美,食过方知春之味。
各地春天里的美食这段时期均陆续上市。在江苏,青团、马兰头、酱汁肉等等,都属于春季限定款,它们各有特色,深受消费者的喜爱。
在江苏苏州,立春后的第一口肉当属“酱汁肉”,色泽红润、气味浓郁,入口即化、肥而不腻。
青团也是江南春季的限定美味,新鲜的青菜汁与面粉混合,揉制出碧绿诱人的面团,再填上豆沙、蛋黄肉松、萝卜丝等馅料,软软糯糯,老少皆宜。立春后至清明节前,螺蛳因肉质肥嫩、味道鲜美,有着“明前螺,赛肥鹅”的美誉。
雨水节气,乍暖还寒。此时,天津沿海的时令小海鲜面鱼最为肥美。面鱼在天津人的餐桌上称得上是“开春第一鲜”。
面鱼柔软无骨,颜色透明洁白,身形细长如面条,故而得名面鱼。面鱼的做法简单易学,以煎、炸为主。煎面鱼,将面鱼与鸡蛋、盐、韭菜段搅匀,放入平底锅中,摊成饼状,煎至两面金黄,出锅后再切成块,香喷喷的面鱼托就做好了。
而炸面鱼,则以面粉、鸡蛋、少许盐和白胡椒粉搅拌均匀,放入面鱼挂糊,待油锅微微冒烟,面鱼就可以下锅了,炸至表面金黄即可。一口下去,外酥里嫩。
雨水节气正是乍暖还寒的时节,这个时候海水还比较寒凉,此时的面鱼鲜嫩肥美。因此炸面鱼也成为不少天津人迎春的仪式感。
catalogs:115955;contentid:13538143;publishdate:2025-02-18;author:张魏桔;file:93-0c65cef1-7143-4d56-a10a-67533c9480e0;source:29;from:央视网;timestamp:2025-02-18 15:08:01;
“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是全党全社会的共同责任。就做好教育、科技、人才工作作出深刻阐释,强调必须深刻把握中国式现代化对教育、科技、人才的需求,强化教育对科技和人才的支撑作用,进一步形成人才辈出、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生动局面。
产业是科技创新的载体,也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坚实支撑。抓产业创新,既要加快开辟新领域新赛道,也要焕新升级传统动能。
超长期特别国债、地方政府专项债、特别国债……2025年,我国财政政策“工具箱”持续加大力度,成为宏观调控的重要发力点。2025年,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按照深化财税体制改革实施方案明确的时间表、路线图,各项改革任务落实蹄疾步稳。
让人民过上幸福生活是头等大事正在召开的全国两会上一个个庄严承诺充分彰显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一项项民生部署传递出以更大力度增进民生福祉的鲜明信号
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全文中,“改革”一词总共出现了40多次,是今年报告特别重要的关键词。编导:罗林岚、胡心懿
“这份政府工作报告沉甸甸的,上面的盲文凹凸不平,我想请大家都来触摸一下,感受全过程人民民主的温度。3月5日,在全国政协十四届三次会议社会福利和社会保障界别小组会议现场,李庆忠委员展示他手中的盲文版政府工作报告。
2024年,我国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稳中有进,全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任务顺利完成,“稳”的态势巩固延续。
“‘两重’建设”“‘两新’工作”“全国一体化算力网”“无废城市”……出现在今年政府工作报告、计划报告和预算报告中的这些名词,与经济社会发展和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一起来看看吧!
3月5日,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首场“代表通道”集中采访活动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