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VO视讯都说四川是美食王国,这里的人爱吃、好吃、而且会做吃的。但是不知道为什么至今四川人没有拍出一部脍炙人口的美食影视作品,无论是电影还是电视剧,江阳沽酒客个人有些耿耿于怀,难道我们的文艺创作能力就那么差吗?
在沽酒客的心目中,除了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以外,电影和电视剧表现美食的香港拍了不少,比如周星驰的《食神》、徐克的《满汉全席》、比如TVB的《鱼跃在花间》、《美味情缘》、台湾也有李安的《饮食男女》,内地泛善可陈,倒是八十年代那批老电影人,还有制作精良的作品奉献,其中由陆文夫写的《美食家》改编的同名电影堪称经典,至今没看到超越的人。
当然我说的没有超越,是那种人文气质,徐克和周星驰拍的东西,其实跟美食关系不大。特别是徐克借着美食说江湖和政治隐喻是他一贯的嗜好。
关于吃,在中国永远是一个说不尽的话题,历朝历代不乏吃货,也不乏美食家,从贩夫走卒到达官贵人,不管是山珍海味,还是粗茶淡饭,都有人能从中品出人生的滋味。也许这是生理之外国人对吃的一种精神升华吧。
陆文夫,是一个我喜欢的作者,但是读过他的作品并不是,没有错过《美食家》及同名电影无疑对我来说是一种幸运。
由于中篇小说《美食家》发布,使陆文夫“会吃”的名声远播文坛内外。自那以后,陆文夫每到一家饭店用餐,厨师闻知陆文夫来吃饭,便有些惶惶然,大有美食家面前班门弄斧之感EVO视讯,倘若做坏了一道菜,会坏了自己的名声。
陆文夫对各地富有特色的民间小吃,很有兴趣,走到哪吃到哪,总有品不足、尝不够的感觉。他是真正做到了“行万里路,尝百口鲜”。
他出生于1928年,2005过世,终其一生,经历了中国从旧到新的变革,也经历了无数动荡。本来当一名作家是受人尊重的职业,可是他偏偏好吃,之所以让我喜欢,是因为他一直关注地方民风民俗,从他的很多作品里,你能看到浓浓的人文情怀,并不高大上,用今天的话来说却很接地气。
记得某前央视主持人,曾经这样批评过最近这几年比较火爆的地域饮食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说如果这个内容放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初期就是犯罪,因为那个时候国人能吃饱饭就不错了,怎么能有这些诱惑。甚至为挨饿道歉。
我不知道陆文夫先生在那个年代如何?但是我觉得陆文夫比蔡澜更厉害EVO视讯。为什么呢?因为蔡澜的环境显然和陆文夫先生没法比。虽然他在上有天堂,下有苏杭的苏州。然而禁闭的日子,想吃没得吃,想谈也不敢谈。而蔡澜的香港太自由了。
但是当然祖国大地春风拂面的时候,他其实早在八十年代就跟我呈现了一出小说版的舌尖了,当然只是地标是苏州。而电影《美食家》,则是让那个年代的人看得津津有味,并没有罪恶感。倒是让人们认识到追求美好生活也是一件光荣的事情。
在上有天堂,下有苏杭,苏州旖旎风光之外,美食更成为吸引了海外宾朋的重要元素。话说在解放前,家住苏州的朱自冶(夏天饰)可谓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资深吃货。他家资丰厚,靠着祖上留下的房产衣食无忧。
不过朱自冶对穿戴女色全然不感兴趣,平生所好唯有一吃。吃能吃出讲究,吃出门道,吃出名气,吃出传奇,苏州大街小巷所有的美食他都了然于胸。当年还是穷学生的高小庭(王诗槐 饰)结识了这个大吃货,巨大的落差让他对朱充满了憎恨与厌恶。
祸国殃民的终于以失败收场,百废待兴的当下,各行各业都呈现了前所未有的别样生机。高小庭作为苏州城松鹤楼饭庄经理,决心重新振兴传统文化。而朱自冶此时则以“美食家”的身份出现在他的面前,从中勾勒出一道独特的地方民俗风景线,并且也对意识形态进行重新定位。
改革开放后涌现的一批反思电影不同,本片避开动乱过后千篇一律的悲情控诉与直白批判,而是另辟蹊径,采用“反角正演、主角侧写”与闪回插叙双线叙事的手法。以一位看似正面向上、讲政治讲阶级讲人民,实则道貌岸然、脱离群众、刻板迂腐、既不懂烹饪也不懂经营的饭店经理视角,间接描写一位好吃、爱吃、懂吃的资深“资产阶级”吃货。
你会发现,一个人追求,在那个时候就可以不必太多,我不伤害这个世界,但是允许给我自由的空间,人总要有一好吧,饮食男女,食色性也,当你不把它当作异类或者怪物看的时候,或者就算一种社会的进步EVO视讯。
当然看了《美食家》你也会发现,真正的吃货,绝对不是今天这种狼吞虎咽,哗众取宠的大胃王表演。美食是一种享受,而不是类似自残的方式来博取流量,我们不要求吃个饭也文绉绉的,但是人家讲究的人,也不应该嘲讽。
建议大家去看看完整版,有人曾经说过:在吃的文化和艺术才能真正体贴一个民族的本根,一个吃货的一生才能熨贴一个国家的历史脉络,那种转变的起承落合,细细到唇间齿上的味儿,还有那咀嚼着味的人。
这部电影最经典的台词我认为就是这句:改造这么多年,还不改尖挑的口味。或许,革命也好,改革也好,那深扎在味觉上的文化体验和传承是改造不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