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VO视讯昨日夜光杯市民读书会举办第31场活动,美食评论家沈嘉禄讲述美食家写作美食散文的细节。
“美食是发酵中的乡愁。”昨天是世界读书日,“书读芬芳 缘系你我”——2024年“国缘四开上海市场”夜光杯市民读书会上,中国作家协会会员、美食评论家沈嘉禄在上海书城六楼小剧场,为到场的读者讲述众多作家同时也是美食家写作美食散文的细节,仿佛为大家打开了味蕾与历史的现场。这是夜光杯市民读书会第三十一场活动,也是3月开启的夜光杯美文征集活动的延续。
沈嘉禄介绍,知名作家汪曾祺写美食的文章并不多,只有三十多篇,但是却让人印象深刻,令人无法忘怀,“每一篇都充满了人间烟火气息,传递了暖老温贫的情怀,也体现了中国知识分子的审美趣味和入世精神。”汪曾祺说过:“我只是爱做做菜,爱琢磨如何能粗菜细做,爱谈吃。你们看:我所谈的都是家常小菜。谈吃,也是一种对生活的态度、对文化的态度。那么,谈谈何妨?”在沈嘉禄看来,写好美食文章的钥匙,就是写出真实感情。
东坡肉、东坡豆腐、东坡鱼、东坡羊方、东坡酥……以东坡命名的美食总是那么肥腴美味,但是每一种都以诗人苏东坡在仕途上的蹉跎经历为衬托。善于苦中作乐的苏东坡,在经济落后、人文贫脊的流放地放下身段,与老百姓打成一片,就地取材,自得其乐,改善生活质量。他还用美食招待来访的诗侣文友,开拓了中国人的食谱,留下了许多诗坛佳话。沈嘉禄认为,更重要的一点,诗人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从价值取向和行为方式上确立了中国人一直比较稀缺的浪漫主义格调,很值得今天的我们认真学习。
郑逸梅的美食著作有多种,既有特色小吃,又有饮食掌故,甚至还透露了部分社会名流的饮食嗜好,挟带了他身处时代的社会风气。沈嘉禄还谈到了周瘦鹃的细节,说周老从来不表扬厨师,哪怕吃得十分满意,最多评一句“还可以吃吃”。写美食文章不容易写好,因为“小说诗歌是文学,好的美食文章也是文学。”
虽然昨天是工作日,但现场依然座无虚席,晚来的读者还不得不加座。本报读者俱乐部不少成员也报名参加了活动,有的读者上午逛好书城,中午早早来现场“抢占”最优座位。匆匆而来的刘女士一落座就告诉记者,世界读书日自己正好在附近福州路上买书,就赶过来参加市民读书会,平时喜欢看新民晚报夜光杯,又是沈嘉禄的粉丝,这样的机会十分难得。而因为有“国缘”品牌大礼包和夜光杯文萃作为奖品“加持”EVO视讯,现场的提问和互动环节尤为热烈。
听讲座时,正在本子上认真记笔记的王女士,还掏出手机时不时查证几个不熟悉的名字,她说:“既然来了就要有收获EVO视讯。”果然,她和不少积极互动的观众一样,心满意足捧回了醇香浓厚的美酒和夜光杯美文集萃。